点击次数:5396 更新时间:2021-05-22
5月22日,第三届上海陶瓷与应用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这座科技与学术发展的高地圆满落幕。这是一场与时代的对话,共享陶瓷行业与企业高管在产业改革与升级进程中所取得的专项成果。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辽宁、四川、重庆、广东、内蒙古等500多位高校研究所研发、院士学者、陶瓷新材料生产企业高管、行业媒体以及投资公司等嘉宾莅临参会。
本届论坛特邀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秘书长吴大选担任开幕式主持嘉宾,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谢志鹏、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吴建锋、湖南大学陶瓷所所长肖汉宁依次担任上下午报告主持嘉宾。5位嘉宾用精炼的语言承上启下,使整场论坛犹如璀璨的珍珠链,主持嘉宾。
3位致辞嘉宾纵观论坛整体情况,为参会代表进一步明确论坛定位,以更长远的视角规划现在,谋划未来。
周健儿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在致辞中感慨:“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当前正是陶瓷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代。认清发展趋势,把握行业热点,是极为重要且常做常新的课题。”
中国陶瓷产业联盟
张伟儒鼓励参会代表们畅所欲言,为推动中国陶瓷产业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在致辞中,他表示:“我国制造业、5G通讯、机器人、半导体装备与芯片封装、3D打印等产业和新型产业正在加速发展,为陶瓷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带来新的机遇,也对业内同仁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更要坚定信心、砥砺初心、淬炼匠心。”
新之联伊丽斯展览公司总经理
接着,由新之联伊丽斯展览公司总经理朱啸峰代表大会主办单位发表致辞:“感谢500余名参会代表的积极参与。新之联伊丽斯展览公司一直致力于搭建商贸交流平台。”为更大程度发挥参会效果,朱总邀请参会代表参观明日即将开幕的展览会——由新之联伊丽斯主办的“上海粉末冶金、硬质合金与陶瓷展览会”今年正式获商务部批准升格为“中国粉末冶金、硬质合金与陶瓷展览会”,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迎来第十四届盛典。
嘉宾致辞环节结束后,迎来《中国陶瓷产业大全》(2020修订版)发布会,新之联伊丽斯展览公司董事韩秀萍代表大全编委会详细介绍了这本书籍。
新之联伊丽斯展览公司董事
韩总表示:“《中国陶瓷产业大全》的再版,是行业发展到阶段的产物,凝结了学者的思想和智慧,集聚了企业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与成果。大全的成功出版,意味着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生产情况有了更系统性地研究与梳理,将为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产业园区、投资公司等提供更全面的资讯查询,推动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后,周济院士、周健儿、张伟儒、吕品昌校长、黄政仁所长、肖汉宁教授、谢志鹏教授、孙鑫副市长、吴大选秘书长、朱啸峰总经理共10位行业、企业高管、主办走上舞台,凝心聚力,共同启动大全发布仪式,震撼炫目的效果让现场气氛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
从左到右依次是:吴大选、谢志鹏、孙鑫、吕品昌、周济、周健儿、张伟儒、黄政仁、肖汉宁、朱啸峰
19位学术界、产业界的重量级嘉宾持续输出干货,深挖电子陶瓷、结构陶瓷、生物陶瓷、陶瓷粉体、陶瓷3D打印等五大领域的应用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引得参会代表手机频举,记录演讲的精彩瞬间,足以证明这是一场高水准视听盛宴和高质量教学现场。
周院士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陶瓷材料引擎”这一主题展开演讲,讲述了新型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及其相关新原理和新器件的产生有望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新引擎;加速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器件及相关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对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具有战略意义。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从数字化、网络化走向管理化、智慧化。信息处理的物理瓶颈日益凸显,行业的突破口在于新原理、新器件、新材料。同时,周院长还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电磁介质的微波损耗机制及其与微观结构的关系、陶瓷互连结构中电磁耦合、衰减、泄露机制。
作为“工业大米”的MLCC是电子电路中基础元件。因此,付总面向5G、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基建领域用MLCC,介绍了MLCC的应用及市场情况、国内外技术差距和发展趋势、介质材料关键技术等。同时,重点强调MLCC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失效机理,阐明了MLCC失效和介质材料以及制备工艺的关系,并指出了我国在MLCC领域取得的进展和不足。
《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与产业发展》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郭总的演讲体现了“LTCC技术发展进入成熟区间,行业机会与分享并存,机会能否取决于产业链扩张速度,威胁来自于其他竞争技术”。他的报告详细而全面的介绍了LTCC行业全景、新动态、技术发展情况、机会与挑战四大部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郭总的一句“竞争对手往往来自跨行的企业”,值得行业人士细思其内涵。
《纳米陶瓷粉体的水热法制备及产业化应用》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纳米陶瓷材料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5G通讯、生物医疗以及环保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纳米新材料作为关键战略材料其国产化自给率、基础研究、产业化及知产布局等短板问题日益突出,“十四五”也明确提出了新材料未来产业的规划目标。宋总的报告围绕国内外纳米陶瓷材料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介绍纳米陶瓷材料规划、技术路线、价值研发、技术放大、精益量产和商品实现的底层逻辑和本质,总结未来纳米陶瓷材料的产业化应用与策略。
《齿科生物陶瓷的临床应用与发展状况》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
孙教授在演讲中表示:“为了满足每天约3000次的咀嚼研磨、服役10-20年的需求,早期的口腔修复体多选用金属材料。与金属相比,陶瓷的生物相容性、理化稳定性与颜色逼真度优势明显,但早期应用的齿科陶瓷饰面与全陶瓷修复体韧性低、强度不足。利用“马氏体相变”效应增韧的氧化锆陶瓷,机械强度大幅提高,解决了传统陶瓷易折裂的问题。目前,全氧化锆陶瓷口腔修复体已在迅速普及并逐步替代金属修复体,广泛应用于全冠、嵌体、贴面、固定桥、种植义齿等修复领域。但氧化锆陶瓷材料粘接性能、仿生磨耗性能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半透明度等美学效果仍有进一步空间,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发展与产业化应用状况》
潮州三环集团氧化锆陶瓷事业部副总经理
近三十年氧化锆陶瓷的应用得到飞速发展,广泛应用在3C外观件、光通信光纤连接器、燃料电池隔膜片、生物医疗等领域。杨总通过演讲重点介绍了目前氧化锆陶瓷材料的产业化现状和氧化锆陶瓷材料国产化的发展水平。
《氧化铝陶瓷的结构与功能特性及工程应用 》
湖南大学陶瓷所所长
氧化铝陶瓷是一种应用广泛、结构与功能兼具的陶瓷材料。肖教授的报告从氧化铝陶瓷的工程应用出发,介绍了氧化铝陶瓷的主要制备技术,分析了原料特性、制备工艺、表面加工等对材料的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氧化铝陶瓷的一些重要的工程应用。
《数字仿真与难熔材料在高温炉热场中的关键作用及分析》
上海钜晶精密仪器制造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林总以钜晶为案例介绍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在高温炉热场分析及设计中打造优势。
《国内外陶瓷粉体烧结活性的分析与评价》
东华大学教授
张教授表示:“陶瓷粉体是获得陶瓷材料的关键。然而,陶瓷粉体是有‘个性’的,只有充分掌握了陶瓷粉体的个性,才能选择合适的陶瓷粉体,设计合适的配方和工艺,从而获得的陶瓷材料。近年来,我国在陶瓷粉体原料、陶瓷产品及相关制备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陶瓷粉体方面与日、德、美等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粉体研发机构、粉体生产企业、陶瓷生产企业、陶瓷产品终端用户之间缺乏联动;对影响粉体指标性能的工艺控制因素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从而无法实现精准调控;特定性能的陶瓷材料及产品对粉体性能的具体需求不明确,从源头上无法粉体性能提升的方向。所以,如何实现‘产-学-研-用’之间的联动,通过与国外粉体进行对比研究,在系统分析和全面掌握国产粉体个性的基础上,尽快提升国产粉体的性能是一项紧迫的工作。”张教授对国内外陶瓷粉体的各种性能指标、烧结活性、致密化过程与材料性能关系等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探讨陶瓷粉体的发展途径。
《碳化硅碳化硼陶瓷的低成本制备技术》
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碳化硅、碳化硼及其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低、硬度高、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军工防护、高温耐磨、换热器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茹教授的报告针对碳化硅、碳化硼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讲解了碳化硅、碳化硼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并介绍了碳化硅陶瓷材料3D打印成型技术、碳化硅及其复合材料无压烧结制备技术、碳化硼及其复合材料的无压烧结技术与反应烧结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陶瓷轴承技术、发展与应用》
北京中兴实强陶瓷轴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总的演讲主要围绕陶瓷轴承的诞生、特点、制备工艺及应用趋势,阐述了我国陶瓷轴承的发展历史,虽然落后西方将近30年时间,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例如:高速高精度机床主轴、新能源装备、高铁、电动工具、涡喷发动机、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
《对大尺寸高精度陶瓷3D打印技术的思考与实践》
中科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近几年,陶瓷制造技术有了发展,是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方法。为了获得高精度、大尺寸、复杂构型的陶瓷制件,采用立体光刻工艺,中科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先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开发了适用于微重力抛物线飞行试验、太空飞行试验、地面材料研究、地面工业化生产的陶瓷高精度成型装备和系统,刘教授介绍了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熔模精密铸造陶瓷型芯、碳化硅反射镜、变介电常数雷达透波天线罩研究、氧化锆义齿批量化制造等方面的应用。
《微波介质陶瓷材料与应用状况分析》
清华同方功能陶瓷实验室主任/工学博士
随着移动通讯、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海量数据的快速传输,存储、处理成为迫切需求,小型化、集成化、高频化是电子电路的发展趋势,微波介质材料及元器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张博士主要介绍了微波介质材料在天线、5G滤波器、电路基板等领域的性能要求、市场及应用进展。
《环境友好型压电材料及超声元件》
龚文
桐乡清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博士
压电材料能够实现电信号与力信号之间的互换,被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等领域,在工业各领域都扮演了角色。龚总重点阐明了传统压电材料对环境、人体造成的铅污染,指出压电材料无铅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展示其具体应用及市场前景等。
《碳化硅纳米粉体的制备和工业化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碳化硅作为新时代下发展迅猛的吸波材料,以其优良的耐腐蚀、质轻、化学稳定性好等性能而被人们认为具有应用前景。然而当下在实际应用中的碳化硅材料的宏量化制备却多以微米级碳化硅粉体为主,如何实现纳米级碳化硅的简便低成本宏量化制备一直是该方向急需解决的问题。王教授在本次报告中论述了哈工大经过多年积累实现纳米碳化硅量产化的研究成果。此外,碳化硅已经成为诸多装备中的必用品,但是当前许多碳化硅零部件完全依赖进口,究其原因是原料质量偏下,哈工大探索使用了纳米碳化硅进行增韧提升制件性能的研究,在报告中介绍纳米碳化硅粉体在高转速密封环、特种场所密封、陶瓷增韧、聚合物增韧、芯片研磨和吸波中的应用成果。
《齿科氧化锆生物陶瓷的制备技术及进展》
上海应用科技大学教授
赵喆教授的演讲提到了齿科氧化锆的应用范围正在日益扩张,制备技术将逐渐由减材走向增材并逐步成熟。以饶稷科技为案例,介绍面向不同客户群体和应用场景的制造装备。同时,赵喆教授还详细延伸了氧化锆陶瓷种植体相比钛合金种植体的优势、发展态势、关键应用性能、制备工艺控制要素,增材制造对性能控制的难点。防止内卷是当下的关键!
《熔融沉积和凝胶直写3D打印制备结构陶瓷》
长沙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
熔融沉积方法3D打印制备结构陶瓷具有粉体适应性广、材料致密度高和易于制备大尺寸部件等潜在优势,杨院长展示了他在打印机关键参数设计、高固相打印耗材制备、打印缺陷控制、打印材料性和氧化锆和氮化硅陶瓷部件制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了他在凝胶直写3D打印技术中凝胶制备与打印性能控制、厚截面打印坯体干燥和显微结构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陶瓷立体光刻3D打印进展》
江南大学研究员/博导
窦教授重点介绍陶瓷立体光刻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铸造用陶瓷型芯应用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及突破性进展,暨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陶瓷铸型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的应用示范》项目课题一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同时介绍实现碳化硅及金属材料的立体光刻3D打印的关键技术、超高温前驱体高熵陶瓷立体光刻技术以及微重力和太空环境下实现立体光刻3D打印所需的软物质材料。演讲的最后,窦教授展望了立体光刻陶瓷增材制造技术在熔模铸造陶瓷型芯、医疗材料、工业催化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高纯超细碳化物陶瓷粉体的产业化及其应用》
吉林长玉特陶新材料技术股份公司总经理/哈尔滨工业大学教
以TiC、ZrC为代表的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磨损、耐烧蚀等优点,在航天、核能、机械、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对质量稳定的碳化物粉体需求迫切。王总主要介绍了过渡金属碳化物粉体的市场和技术现状、高纯超细碳化物粉体的合成技术、高纯超细碳化物粉体的典型应用等。
景德镇市高科技陶瓷
招商推介会
论坛时间安排紧凑,议程紧张有序。大会同期举行“景德镇市高科技陶瓷招商推介会”。
本次大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谢志鹏教授主持的沙发论坛,谢教授将报告与参会代表的互动推向最高潮,思维碰撞的氛围持续高涨。要塑造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离不开人才与人才之间的交流磋商。
时隔284天,在五月这个春夏交替的美好时节,第三届上海陶瓷与应用发展高峰论坛在悠扬的音乐和精致的美食衬托下,新老朋友聚首畅聊对产业未来的憧憬,让本届论坛的意义与形象更立体,划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再次感谢各地企业高管、学者、各界朋友对本次大会的大力支持。
明年5月,将迎来“第四届上海陶瓷与应用发展高峰论坛”,我们上海再相聚。
明日,中国粉末冶金、硬质合金与陶瓷展览会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举行,诚邀您拨冗莅临,共襄盛会!